三月三日登庾楼寄庾三十二
御定全唐詩
白居易
三日欢游辞曲水,二年愁卧在长沙。 每登高处长相忆,何况兹楼属庾家。
### 简要说明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三月三日登上庾楼后寄给友人庾三十二的作品。诗中先回顾往昔游乐与自身愁闷经历,再表达自己每到高处就会想起友人,尤其在属于庾家的楼上,更增添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逐句注释 - “三日欢游辞曲水”: - **字词**:“三日”,指三月三日,古代有三月三日上巳节在水边举行祓禊之礼、宴饮游玩的习俗;“曲水”,古代上巳节时,人们引水环曲成渠,流觞取饮,称曲水。 - **句意**:回忆起曾经在三月三日于曲水旁欢快游玩的情景。 - “二年愁卧在长沙”: - **字词**:“二年”,指诗人被贬在外的时间;“长沙”,此处用汉代贾谊被贬长沙的典故,借指自己被贬的处境。 - **句意**:自己已经忧愁地被贬在外两年了。 - “每登高处长相忆”: - **字词**:“每”,每次;“长”,常常。 - **句意**:每次登上高处,常常会想起你。 - “何况兹楼属庾家”: - **字词**:“兹楼”,这座楼,指庾楼;“庾家”,点明楼的归属。 - **句意**:更何况这座楼是属于你们庾家的。 ### 现代译文 回忆三月三日在曲水旁的欢快游乐, 可我已像贾谊般忧愁被贬两年。 每次登上高处总会把你深深想念, 更何况这是属于你们庾家的高楼。 ###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白居易被贬时期。他仕途不顺,被贬在外。三月三日是上巳节,本是欢乐游玩的日子,诗人却身处被贬之地。登上庾楼,不禁触景生情,想起友人庾三十二,于是写下此诗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自身被贬的愁绪。 ### 艺术赏析 - **表现手法**: - **用典**:“二年愁卧在长沙”运用贾谊被贬长沙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自己被贬的愁闷与不得志,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深度。 - **情景交融**:诗人借登上庾楼这一情景,将对友人的思念与自身被贬的忧愁融入其中。景为情设,情因景生,使情感的表达更加自然真挚。 - **语言特色**:语言直白晓畅,没有过多的修饰,却能将情感准确地传达出来。如“每登高处长相忆”,简单的话语直接表达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情感递进**:诗歌先回忆往昔的欢乐,再写当下的愁闷,最后点明在庾楼更增思念,情感层层递进,使读者能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