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二员外
唐宋诗
皇甫冉
置酒竟长宵,送君登远道。 羇心看旅雁,晚泊依秋草。 秋草尚芊芊,离忧亦渺然。 元戎辟才彦,行子犯风烟。 风烟积惆怅,淮海殊飘荡。 明日是重阳,登高远相望。
### 简要说明 这首诗是皇甫冉为送郑二员外远行而作。诗中描绘了置酒饯别、旅途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对友人旅途漂泊的担忧,最后提到重阳登高相望,更添一份思念。 ### 逐句注释 - “置酒竟长宵,送君登远道”: - **字词**:“竟”,尽、终;“长宵”,漫长的夜晚;“远道”,遥远的路途。 - **句意**:摆下酒宴送别你,一直到了通宵,送你踏上那遥远的路途。 - “羇心看旅雁,晚泊依秋草”: - **字词**:“羇心”,羁旅漂泊之心;“旅雁”,迁徙的大雁;“晚泊”,傍晚停泊。 - **句意**:怀着羁旅漂泊之心看着迁徙的大雁,傍晚船停泊在秋草旁。 - “秋草尚芊芊,离忧亦渺然”: - **字词**:“芊芊”,草木茂盛的样子;“离忧”,离别的忧愁;“渺然”,悠远、无尽的样子。 - **句意**:秋草依然长得很茂盛,而离别的忧愁也无尽悠长。 - “元戎辟才彦,行子犯风烟”: - **字词**:“元戎”,主将、主帅;“辟”,征召;“才彦”,有才德的人;“行子”,出行的人,这里指郑二员外;“犯”,冒着。 - **句意**:主帅征召有才德的人,你要冒着风烟踏上旅途。 - “风烟积惆怅,淮海殊飘荡”: - **字词**:“风烟”,指旅途的艰辛;“惆怅”,伤感、失意;“淮海”,指淮河与东海之间的地区;“殊”,很、极。 - **句意**:旅途的艰辛积累起我的惆怅,你在淮海一带漂泊不定。 - “明日是重阳,登高远相望”: - **字词**:“重阳”,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 - **句意**:明天就是重阳节了,我会登高向远方眺望你。 ### 现代译文 摆下酒宴为你饯行,一直到通宵达旦, 送你踏上那遥远漫长的旅途。 怀着羁旅漂泊的心看着迁徙的大雁, 傍晚你的船儿停靠在秋草岸边。 秋草依旧长得那么茂盛, 而离别的忧愁却无尽悠长。 主帅征召有才德的人,你要冒着风烟远行, 旅途的艰辛让我满心惆怅,你在淮海漂泊茫茫。 明天就是重阳节了, 我会登高向远方把你眺望。 ### 创作背景 皇甫冉生活在唐朝,当时人才流动较为频繁,官员之间常有调动。这首诗应是郑二员外被主帅征召前往远方任职时,皇甫冉为其送行所作。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定,但从诗中“明日是重阳”可知,创作时间接近重阳节。 ### 艺术赏析 - **表现手法**: - **借景抒情**:诗中“旅雁”“秋草”“风烟”等自然景象的描写,都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如“羇心看旅雁”,通过旅雁表达了友人漂泊的境遇;“秋草尚芊芊,离忧亦渺然”,以秋草的茂盛衬托离忧的悠长。 - **虚实结合**:前几句描绘了饯别和想象中友人旅途的实景,而“明日是重阳,登高远相望”则是虚写,想象重阳节自己登高眺望友人的情景,更增添了思念之情。 - **语言特色**:语言质朴自然,没有过多的雕琢,但情感真挚深沉。如“置酒竟长宵,送君登远道”,直白地写出了送别之情。 - **意境营造**:通过对送别的场景、旅途的想象等描写,营造出一种惆怅、忧伤的意境。整首诗从饯别到担忧友人旅途,再到想象登高相望,层层递进,将离别的情感表达得细腻而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