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作
唐宋诗
陆游
莫笑衡茆陋,幽情得细论。 客疏惭啜醢,僧熟认敲门。 杳杳烟中刹,昏昏雨外村。 登高负今岁,老病易消魂。
### 简要说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所的景象和周边环境,通过写访客稀少、僧人的熟络,以及烟中寺庙、雨中村落的景致,抒发了诗人因年老多病无法登高,从而产生的黯然神伤之情。 ### 逐句注释 - “莫笑衡茆陋,幽情得细论”: - **字词**:“衡茆”,指简陋的房屋;“幽情”,幽深的情怀。 - **句意**:不要嘲笑我这简陋的房屋,在这里我能细细品味幽深的情怀。 - “客疏惭啜醢,僧熟认敲门”: - **字词**:“疏”,稀少;“啜醢”,本指喝汤,这里指招待客人;“熟”,熟悉。 - **句意**:客人稀少,我惭愧没有东西好好招待;和僧人熟悉了,一听敲门声就知道是他们。 - “杳杳烟中刹,昏昏雨外村”: - **字词**:“杳杳”,深远的样子;“刹”,寺庙;“昏昏”,昏暗的样子。 - **句意**:烟雾中寺庙显得深远朦胧,雨中的村庄一片昏暗。 - “登高负今岁,老病易消魂”: - **字词**:“负”,辜负;“消魂”,形容极度悲伤或愁苦。 - **句意**:今年辜负了登高的时节,年老多病的我容易黯然神伤。 ### 现代译文 不要嘲笑我这简陋的茅屋, 在这里我能细细品味幽情。 客人稀少,我惭愧没好招待, 和僧人熟络,一听敲门便知。 烟雾中寺庙深远又朦胧, 雨中的村庄昏暗又模糊。 今年辜负了登高的好时光, 年老多病的我实在易伤神。 ###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一生渴望收复失地、报效国家,但仕途坎坷,壮志难酬。这首《九月初作》创作时间虽不明确,但从诗中“老病”等表述推测,应是他晚年所作。此时的他身体衰弱,无法像以往一样在重阳节登高,内心充满了无奈与失落。 ### 艺术赏析 - **表现手法**: - **对比衬托**:“客疏”与“僧熟”形成对比,突出诗人与僧人交往的密切,侧面反映出他社交圈子的特点;以周边“杳杳烟中刹,昏昏雨外村”的朦胧昏暗之景,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伤感。 - **借景抒情**:诗中对烟雾中的寺庙和雨中村庄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将诗人年老多病、壮志未酬的愁绪融入其中,情景交融。 - **语言特色**:语言平实自然,没有过多的修饰,但却能真切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如“莫笑衡茆陋”“老病易消魂”等语句,直白而又深刻地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受。 - **意境营造**:通过对简陋居所、稀少访客、朦胧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伤感的意境,使读者能深刻感受到诗人晚年的落寞与无奈。诗的前六句写景叙事,后两句抒情,先抑后扬,将情感推向高潮,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