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 谢杨休三首 其二
唐宋诗
邓肃
半夜丝簧纷养耳,舞袖香风散沉水。 高堂嬉笑坐生春,不诵式微惊游子。 孟公投辖虽知人,故乡千里儿曹嗔。 毅然竟把刀头舞,百日梦归今日真。 依前瘦马登高绝,未应却笑此行拙。 邑人脂膏子弗求,况是丘侯帽无铁。
### 简要说明 这首诗围绕宴饮场景展开,描绘了宴会上的热闹氛围,抒发了游子思乡之情,同时记录了毅然返乡的决定与行动,最后表达对为官清廉不搜刮百姓的肯定。 ### 逐句注释 - “半夜丝簧纷养耳,舞袖香风散沉水”: - **字词**:“丝簧”,弦管乐器,泛指音乐;“沉水”,即沉香,一种香料。 - **句意**:半夜里丝竹管弦的乐声悦耳动听,舞女舞动的衣袖带起飘散着沉香的香气。 - “高堂嬉笑坐生春,不诵式微惊游子”: - **字词**:“高堂”,高大的厅堂;“式微”,《诗经·邶风》篇名,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表达思归之情。 - **句意**:人们在厅堂里嬉笑,气氛十分欢快,可没有人吟诵《式微》这样的诗篇,这却惊醒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 “孟公投辖虽知人,故乡千里儿曹嗔”: - **字词**:“孟公投辖”,西汉陈遵,字孟公,好客留客,把客人车辖投入井中,使客人无法离去。“儿曹”,儿辈,这里指家人。 - **句意**:主人像孟公一样热情好客虽然让人感激,但故乡远在千里之外,家里人会嗔怪我久不回去。 - “毅然竟把刀头舞,百日梦归今日真”: - **字词**:“刀头”,刀头有环,“环”与“还”谐音,古人常用“刀头”表示还乡之意。 - **句意**:毅然决然地做出还乡的决定,百日来梦想要回家,今天终于成真了。 - “依前瘦马登高绝,未应却笑此行拙”: - **字词**:“高绝”,指地势高而险峻之处。 - **句意**:依旧骑着瘦马登上高峻险要之地,不应该嘲笑这次回乡之行是不明智的。 - “邑人脂膏子弗求,况是丘侯帽无铁”: - **字词**:“邑人”,指当地百姓;“脂膏”,比喻百姓的财富;“丘侯帽无铁”,具体典故待考,推测是形容为官清廉。 - **句意**:你不搜刮当地百姓的财富,况且你为官清廉。 ### 现代译文 半夜里丝竹乐声悦耳动听,舞女衣袖带起沉香的香气飘散。 高堂之上人们嬉笑,气氛欢快,没人吟诵《式微》却惊醒了游子思乡之情。 主人像孟公一样好客令人感激,但故乡远在千里,家人会嗔怪我不归。 毅然决然做出还乡的决定,百日梦想今天终于成真。 依旧骑着瘦马登上高峻之地,不应嘲笑这次回乡不明智。 你不搜刮百姓财富,况且你为官清廉。 ### 创作背景 邓肃生活在两宋之际,社会动荡不安。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可能在他乡为官或游历,参加了一场宴会,宴会上的热闹场景引发了他的思乡之情,从而促使他决定返乡,诗中还可能是赠给一位清廉为官的友人。 ### 艺术赏析 - **表现手法**: - **用典丰富**:运用“孟公投辖”“刀头舞”等典故,使诗歌内涵更加丰富,增强了表达效果,含蓄地表达了主人的好客和自己的思乡与还乡之情。 - **对比映衬**:以宴会上的热闹欢乐与游子的思乡之情形成对比,突出了游子内心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思念。 - **语言特色**:语言较为直白,通俗易懂,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修饰,但情感真挚,能够让读者真切感受到诗人的思乡之切和对友人清廉为官的赞赏。 - **情感表达**:诗歌情感丰富且层层递进,从宴会上的感官享受,到思乡之情的触发,再到毅然返乡的决定,最后对友人清廉的肯定,情感表达自然流畅,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