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寄微之
唐宋诗
白居易
眼暗头风事事妨,绕篱新菊为谁黄。
闲游日久心慵倦,痛饮年深肺损伤。
吴郡两回逢九月,越州四度见重阳。
怕飞杯酒多分数,厌听笙歌旧曲章。
蟋蟀声寒初过雨,茱萸色浅未经霜。
去秋共数登高会,又被今年减一场。
### 简要说明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重阳节寄给好友元稹的作品。诗中描述了自己年老体衰、身心俱疲的状况,以及在多地度过重阳节的经历,表达了对往昔与元稹一同登高聚会的怀念,因今年无法一起登高而倍感遗憾的情感。
### 逐句注释
- “眼暗头风事事妨,绕篱新菊为谁黄”:
- **字词**:“暗”,同“暗”,视力模糊;“头风”,头痛病;“绕”,同“绕”。
- **句意**:眼睛昏花,又患有头痛病,事事都受到妨碍。篱笆旁新开的菊花,不知是为谁而绽放得如此金黄。
- “闲游日久心慵倦,痛饮年深肺损伤”:
- **字词**:“慵倦”,慵懒疲倦;“痛饮”,尽情喝酒。
- **句意**:长久地闲游,心已经变得慵懒疲倦;多年纵情饮酒,肺也受到了损伤。
- “吴郡两回逢九月,越州四度见重阳”:
- **字词**:“吴郡”“越州”,都是地名;“九月”“重阳”,均指重阳节。
- **句意**:在吴郡两次遇到重阳节,在越州四次见到重阳佳节。
- “怕飞杯酒多分数,厌听笙歌旧曲章”:
- **字词**:“飞杯酒”,指举杯饮酒;“分数”,指酒令等规矩;“笙歌”,泛指音乐。
- **句意**:害怕举杯饮酒时那些繁琐的酒令,厌烦听那些陈旧的乐曲。
- “蟋蟀声寒初过雨,茱萸色浅未经霜”:
- **字词**:“蟋蟀”,昆虫名;“茱萸”,一种植物,重阳节有佩戴茱萸的习俗。
- **句意**:雨后初寒,传来蟋蟀的叫声;茱萸的颜色还很浅,尚未经受过寒霜。
- “去秋共数登高会,又被今年减一场”:
- **字词**:“登高会”,重阳节登高的聚会。
- **句意**:去年秋天还一起数着登高聚会的次数,今年又少了一场与你一起登高的机会。
### 现代译文
眼睛昏花,头痛缠身,事事都不顺利,
篱笆边的新菊绽放,却不知为谁而黄。
长久闲游,心已慵懒疲倦,
多年酗酒,肺也受到损伤。
在吴郡两次遇上九月重阳,
在越州四次迎来佳节时光。
害怕喝酒时的繁琐规矩,
厌烦听那陈旧的乐曲乐章。
雨后初寒,传来蟋蟀的声响,
茱萸色浅,还未经历寒霜。
去年秋天还一同数着登高的聚会,
今年却又少了我们相聚的这一场。
###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 年)重阳节,当时白居易在洛阳任职。他与元稹是挚友,二人常相互唱和。此时元稹已去世多年,白居易年老体弱,身体状况不佳,在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他回忆起往昔与元稹一同登高的欢乐时光,感慨时光流逝、好友离世,于是写下这首诗寄寓自己的思念与感慨。
### 艺术赏析
- **表现手法**:
- **对比映衬**:诗中既有诗人自身前后状态的对比,如曾经能尽情游玩、饮酒,如今却身心俱疲;也有往昔与元稹相聚登高和如今独自一人的对比,突出了今昔的变化和孤独寂寞之感。
- **借景抒情**:“蟋蟀声寒初过雨,茱萸色浅未经霜”描绘了雨后初寒、茱萸未霜的景象,通过这些凄凉的秋景,烘托出诗人内心的伤感与孤独。
- **语言特色**:语言质朴自然,通俗易懂,如“眼暗头风事事妨”“痛饮年深肺损伤”等语句,直白地表达出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状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 **意境营造**:整首诗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意境。从诗人自身的身体不适到对节日的厌烦,再到对往昔的怀念,层层递进,将诗人在重阳节时的伤感、落寞之情融入到字里行间,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他对好友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