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上傅帅十二月二十三日生辰
唐宋诗
郑刚中
牙城霜月红,稚耋拥晴昼。 百拜黄堂前,共上太守寿。 皆谓去年时,黠虏已深寇。 一炮惊江南,衢婺几失守。 徬徨千里心,窜逸欲相蹂。 公以活人手,衔金力营救。 信赏激忠勇,厚礼罗杰秀。 坐回虏马头,遁去如惊兽。 邦人未遑息,鼠辈复狂嗾。 郡兵无奇画,辙乱失领袖。 闭关守孤城,惴栗鹿在囿。 我公登高墉,威德即下覆。 仰见吾父者,欢舞悉解胄。 一犂春雨耕,乐业遂如旧。 生成荷终始,铭刻念前后。 公之所常活,庸可亿万究。 吾闻天地间,祸福靡虚授。 阴功满东吴,冥报岂容缪。 当能寿我公,炯炯如列宿。 下吏闻此言,喜跃倒冠绶。 中兴须巨人,理亦天所祐。 矧复有厚德,福禄宜愈茂。 自恨如漂萍,孤迹太冗陋。 邑佐虽贱役,不许久奔走。 行将罢摘尾,违远去左右。 敛板集公门,依依已延脰。
### 简要说明 这首诗是郑刚中为傅帅祝寿所作。诗中先描绘了众人在黄堂为傅帅祝寿的场景,接着回顾去年敌军入侵的严峻形势,着重赞扬傅帅在两次危机中力挽狂澜,拯救百姓于水火,使百姓安居乐业。诗人认为傅帅积有阴功,上天定会给予福报,祝愿傅帅长寿。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因即将离开傅帅左右而不舍的心情。 ### 逐句注释 - “牙城霜月红,稚耋拥晴昼”: - **字词**:“牙城”,主将所居之城;“稚耋”,指儿童和老人;“拥”,簇拥。 - **句意**:牙城在霜月下泛着红光,儿童和老人在晴朗的白天簇拥在一起。 - “百拜黄堂前,共上太守寿”: - **字词**:“百拜”,多次下拜,表恭敬;“黄堂”,太守办事的厅堂。 - **句意**:众人在黄堂前多次下拜,共同为太守祝寿。 - “皆谓去年时,黠虏已深寇”: - **字词**:“黠虏”,狡猾的敌人;“深寇”,深入侵犯。 - **句意**:大家都说去年的时候,狡猾的敌人已经深入侵犯。 - “一炮惊江南,衢婺几失守”: - **字词**:“炮”,同“炮”;“衢婺”,衢州和婺州。 - **句意**:一声炮响震惊了江南,衢州和婺州几乎失守。 - “徬徨千里心,窜逸欲相蹂”: - **字词**:“徬徨”,彷徨;“窜逸”,逃窜;“蹂”,践踏。 - **句意**:千里之内人心惶惶,百姓逃窜相互践踏。 - “公以活人手,衔金力营救”: - **字词**:“活人手”,有救人性命的手段;“衔金”,带着财物。 - **句意**:傅帅以救人性命的手段,带着财物努力营救。 - “信赏激忠勇,厚礼罗杰秀”: - **字词**:“信赏”,有功必赏;“罗”,网罗。 - **句意**:傅帅有功必赏激励忠勇之士,用厚礼网罗杰出人才。 - “坐回虏马头,遁去如惊兽”: - **字词**:“坐回”,轻易使……回转;“遁去”,逃走。 - **句意**:轻易使敌人的马头回转,敌人像受惊的野兽一样逃走。 - “邦人未遑息,鼠辈复狂嗾”: - **字词**:“邦人”,百姓;“未遑息”,来不及休息;“鼠辈”,指敌人;“狂嗾”,疯狂挑衅。 - **句意**:百姓来不及休息,敌人又疯狂挑衅。 - “郡兵无奇画,辙乱失领袖”: - **字词**:“奇画”,奇谋妙计;“辙乱”,车辙混乱,比喻军队混乱。 - **句意**:郡兵没有奇谋妙计,军队混乱失去了领袖。 - “闭关守孤城,惴栗鹿在囿”: - **字词**:“闭关”,关闭城门;“惴栗”,恐惧颤抖;“囿”,养动物的园子。 - **句意**:关闭城门守着孤城,士兵们像被困在园子里的鹿一样恐惧颤抖。 - “我公登高墉,威德即下覆”: - **字词**:“高墉”,高墙;“威德”,威望和德行;“覆”,覆盖,这里有震慑之意。 - **句意**:傅帅登上高墙,威望和德行立刻震慑下面的人。 - “仰见吾父者,欢舞悉解胄”: - **字词**:“吾父”,指傅帅;“解胄”,脱下盔甲。 - **句意**:抬头看见傅帅的人,都欢呼跳舞并脱下盔甲。 - “一犂春雨耕,乐业遂如旧”: - **字词**:“一犂春雨耕”,指百姓在春雨中耕地。 - **句意**:百姓在春雨中耕地,像以前一样安居乐业。 - “生成荷终始,铭刻念前后”: - **字词**:“生成”,生存成长;“荷”,承受;“铭刻”,铭记。 - **句意**:百姓自始至终承受傅帅的恩惠,前后的事情都铭记在心。 - “公之所常活,庸可亿万究”: - **字词**:“庸可”,怎么可以;“究”,穷尽。 - **句意**:傅帅常常救活的人,怎么可以用亿万来计算。 - “吾闻天地间,祸福靡虚授”: - **字词**:“靡虚授”,不会凭空给予。 - **句意**:我听说天地之间,祸福不会凭空给予。 - “阴功满东吴,冥报岂容缪”: - **字词**:“阴功”,暗中做的好事;“冥报”,阴间的报应;“缪”,错误。 - **句意**:傅帅在东吴积满了阴功,阴间的报应怎么会有差错。 - “当能寿我公,炯炯如列宿”: - **字词**:“炯炯”,明亮的样子;“列宿”,星宿。 - **句意**:上天定会让傅帅长寿,像星宿一样明亮。 - “下吏闻此言,喜跃倒冠绶”: - **字词**:“下吏”,小官;“倒冠绶”,形容高兴得忘乎所以。 - **句意**:小官听到这些话,高兴得忘乎所以。 - “中兴须巨人,理亦天所祐”: - **字词**:“中兴”,国家由衰退而复兴;“巨人”,巨人,指杰出的人才。 - **句意**:国家复兴需要杰出的人才,这也是上天所保佑的。 - “矧复有厚德,福禄宜愈茂”: - **字词**:“矧”,况且;“愈茂”,更加丰厚。 - **句意**:况且傅帅有深厚的德行,福禄应该更加丰厚。 - “自恨如漂萍,孤迹太冗陋”: - **字词**:“漂萍”,漂泊的浮萍;“冗陋”,平庸丑陋。 - **句意**:自己遗憾像漂泊的浮萍,孤独的踪迹太平庸丑陋。 - “邑佐虽贱役,不许久奔走”: - **字词**:“邑佐”,县令的属官;“贱役”,低贱的职务。 - **句意**:我作为县令的属官虽然职务低贱,但也不能长久在这里奔走。 - “行将罢摘尾,违远去左右”: - **字词**:“行将”,即将;“罢摘尾”,结束差事;“违远”,远离。 - **句意**:即将结束差事,要远离傅帅左右。 - “敛板集公门,依依已延脰”: - **字词**:“敛板”,持板行礼;“延脰”,伸长脖子。 - **句意**:拿着板子站在傅帅门前,依依不舍地伸长脖子张望。 ### 现代译文 牙城在霜月下泛着红光, 儿童和老人在晴朗的白天簇拥在一起。 众人在黄堂前多次下拜, 共同为太守祝寿。 大家都说去年的时候, 狡猾的敌人已经深入侵犯。 一声炮响震惊了江南, 衢州和婺州几乎失守。 千里之内人心惶惶, 百姓逃窜相互践踏。 傅帅以救人性命的手段, 带着财物努力营救。 有功必赏激励忠勇之士, 用厚礼网罗杰出人才。 轻易使敌人的马头回转, 敌人像受惊的野兽一样逃走。 百姓来不及休息, 敌人又疯狂挑衅。 郡兵没有奇谋妙计, 军队混乱失去了领袖。 关闭城门守着孤城, 士兵们像被困在园子里的鹿一样恐惧颤抖。 傅帅登上高墙, 威望和德行立刻震慑下面的人。 抬头看见傅帅的人, 都欢呼跳舞并脱下盔甲。 百姓在春雨中耕地, 像以前一样安居乐业。 百姓自始至终承受傅帅的恩惠, 前后的事情都铭记在心。 傅帅常常救活的人, 怎么可以用亿万来计算。 我听说天地之间, 祸福不会凭空给予。 傅帅在东吴积满了阴功, 阴间的报应怎么会有差错。 上天定会让傅帅长寿, 像星宿一样明亮。 小官听到这些话, 高兴得忘乎所以。 国家复兴需要杰出的人才, 这也是上天所保佑的。 况且傅帅有深厚的德行, 福禄应该更加丰厚。 自己遗憾像漂泊的浮萍, 孤独的踪迹太平庸丑陋。 我作为县令的属官虽然职务低贱, 但也不能长久在这里奔走。 即将结束差事, 要远离傅帅左右。 拿着板子站在傅帅门前, 依依不舍地伸长脖子张望。 ### 创作背景 郑刚中生活在南宋时期,当时南宋面临着北方政权的军事威胁,边境时常有战事发生。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精确确定,但应是在傅帅成功抵御外敌入侵、保障地方安全之后,郑刚中作为下属为其祝寿而作。诗中所描述的敌军入侵等事件是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真实写照,而傅帅则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力挽狂澜,保护了一方百姓。 ### 艺术赏析 - **表现手法**: - **对比衬托**:诗中通过描写敌军入侵时的混乱、郡兵的无能与傅帅的英勇、智慧形成鲜明对比,如“郡兵无奇画,辙乱失领袖”与“公以活人手,衔金力营救”“我公登高墉,威德即下覆”,突出了傅帅的卓越才能和威望。 - **先叙后议**:前半部分详细叙述敌军入侵的情况以及傅帅的救援行动,后半部分则对傅帅的功绩进行议论和赞美,表达对傅帅的祝福,使诗歌内容层次分明。 - **语言特色**:语言质朴平实,用较为直白的表述来展现事件和表达情感。如“百拜黄堂前,共上太守寿”“一炮惊江南,衢婺几失守”等,通俗易懂,却能生动地传达出当时的场景和氛围。 - **主题表达**:整首诗围绕为傅帅祝寿展开,通过回顾傅帅的功绩,强调其对地方的保护和对百姓的恩德,同时表达了对傅帅的美好祝愿,主题明确,情感真挚,体现了作者对傅帅的敬重和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