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和检法登高之作
唐宋诗
张舜民
重阳何处可登临,独有条山可共寻。 世上几人能到此,樽前万事莫相侵。 溪风猎猎时吹帽,菊蕊纷纷易满襟。 莫为嘉辰频索醉,也须随分惜光阴。
### 简要说明 这首诗围绕重阳节登高展开,诗人选定条山作为登高之地,表达了在登高宴饮时超脱尘世纷扰的心境,同时也流露出珍惜光阴的感慨,体现出一种豁达又不失理性的人生态度。 ### 逐句注释 - “重阳何处可登临,独有条山可共寻”: - **字词**:“重阳”,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有登高习俗;“条山”,即中条山,在今山西西南部。 - **句意**:重阳节到了,去哪里登高好呢,只有条山值得一去探寻。 - “世上几人能到此,樽前万事莫相侵”: - **字词**:“樽”,酒杯;“侵”,干扰。 - **句意**:世上能来到这登高之地的人能有几个啊,在酒杯前就不要让世间万事来干扰自己了。 - “溪风猎猎时吹帽,菊蕊纷纷易满襟”: - **字词**:“猎猎”,形容风声;“菊蕊”,菊花。 - **句意**:山溪间的风呼呼作响,不时吹起帽子,菊花纷纷飘落,很容易就沾满了衣襟。 - “莫为嘉辰频索醉,也须随分惜光阴”: - **字词**:“嘉辰”,美好的时光,这里指重阳节;“随分”,按照本分,适当地。 - **句意**:不要因为这美好的节日就频繁地追求一醉方休,也应该适当地珍惜光阴啊。 ### 现代译文 重阳节到了,去哪里登高才好? 只有条山是值得前往的目标。 世上能有几人来到这登高处? 在酒杯前就别让万事来打扰。 山溪的风呼呼地吹起我的帽, 菊花纷纷飘落沾满我的衣袍。 不要为这佳节频频把醉来求, 也该适当地珍惜这似水光阴。 ### 创作背景 张舜民生活在北宋时期。重阳节是传统的登高、赏菊、饮酒的节日。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从诗的内容推测,可能是诗人在某个重阳节,选择到条山登高时所作。当时他或许在经历了一些世事之后,借重阳节登高这一契机,在自然的怀抱中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 艺术赏析 - **表现手法**: - **借景抒情**:诗中通过描写条山的景色,如“溪风猎猎时吹帽,菊蕊纷纷易满襟”,借山风、菊花等自然景象,抒发了自己在登高时的畅快与超脱之感。 - **对比衬托**:“世上几人能到此”,将世上大多数人与自己能来到条山登高形成对比,突出自己的幸运和此时心境的独特,进而衬托出在樽前抛开万事的豁达。 - **语言特色**:语言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诗句简洁明快,没有过多的修饰,但却能准确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想法,如“莫为嘉辰频索醉,也须随分惜光阴”直接点明主旨,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 **意境营造**:整首诗营造出一种开阔、旷达又略带沉思的意境。前几句描绘了重阳节在条山登高的情景,展现出自然的清新与自在;后两句则将情感升华,引发读者对时光和人生的思考,使诗歌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