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
方千里
丹凤吟
宛转回肠离绪,懒倚危栏,愁登高阁。
相思何处,人在绣帏罗幕。
芳年艳齿,枉消虚过,会合丝轻,因缘蝉薄。
暗想飞云骤雨,雾隔烟遮,相去还是天角。
怅望不将梦到,素书谩说波浪恶。
纵有青青发,渐吴霜妆点,容易凋铄。
欢期何晚,忽忽坐惊摇落。
顾影无言,清泪湿、但丝丝盈握。
染斑客袖,归日须问著。
### 简要说明
这首词主要抒发了词人的离情别绪。上阕描绘了词人愁绪满怀,回忆与佳人相处的短暂,感叹相聚缘分浅薄。下阕则表达了对佳人的思念无法在梦中相见,担忧自己年华老去,悲叹欢期难再,最后以泪湿衣袖,期待归日询问佳人作结,情感深沉而哀伤。
### 逐句注释
- “宛转回肠离绪,懒倚危栏,愁登高阁”:
- **字词**:“宛转回肠”,形容离情别绪萦绕心头,痛苦难受;“危栏”,高楼上的栏杆。
- **句意**:离别的愁绪在心中辗转纠结,懒得倚靠在高楼上的栏杆,也愁着登上高楼。
- “相思何处,人在绣帏罗幕”:
- **字词**:“绣帏罗幕”,绣着花纹的帐幕,指代佳人居住的地方。
- **句意**:思念着的人在哪里呢?她在那绣着花纹的帐幕之中。
- “芳年艳齿,枉消虚过,会合丝轻,因缘蝉薄”:
- **字词**:“芳年艳齿”,美好的年华,年轻美貌;“丝轻”“蝉薄”,形容相聚的缘分十分浅薄。
- **句意**:佳人美好的青春年华白白地度过了,我们相聚的缘分像细丝一样轻,像蝉翼一样薄。
- “暗想飞云骤雨,雾隔烟遮,相去还是天角”:
- **字词**:“飞云骤雨”,暗指男女欢会;“天角”,天涯海角,形容距离遥远。
- **句意**:暗自回想曾经的欢会,如今却被烟雾阻隔,彼此相距如同天涯海角一般遥远。
- “怅望不将梦到,素书谩说波浪恶”:
- **字词**:“怅望”,惆怅地远望;“素书”,书信;“谩说”,空说。
- **句意**:惆怅地远望却无法在梦中见到佳人,书信中徒然说路途上波浪险恶。
- “纵有青青发,渐吴霜妆点,容易凋铄”:
- **字词**:“青青发”,乌黑的头发;“吴霜”,白发,吴地霜雪多为白色,常用来比喻白发;“凋铄”,衰老。
- **句意**:纵然现在还有乌黑的头发,但渐渐被白发点缀,容颜容易衰老。
- “欢期何晚,忽忽坐惊摇落”:
- **字词**:“欢期”,欢聚的日期;“忽忽”,形容时间过得快;“摇落”,指秋天树叶飘落,比喻人的衰老。
- **句意**:欢聚的日子为何如此遥远,忽然惊讶地发现自己已渐渐衰老。
- “顾影无言,清泪湿、但丝丝盈握”:
- **字词**:“顾影”,看着自己的影子;“丝丝盈握”,形容泪水很多,满手都是。
- **句意**:看着自己的影子默默无言,清泪流淌,满手都是。
- “染斑客袖,归日须问著”:
- **字词**:“客袖”,游子的衣袖;“问著”,问清楚。
- **句意**:泪水染湿了游子的衣袖,等回去的那一天一定要问清楚。
### 现代译文
离别的愁绪在心中百转千回,
懒得去倚靠高楼的栏杆,
也愁着登上那高高的楼阁。
思念的人儿在哪里呢?
她在那绣着花纹的帐幕之中。
佳人美好的青春年华白白度过,
我们相聚的缘分如此浅薄。
暗自回想曾经的欢会,
如今却被烟雾阻隔,
彼此相隔如天涯海角般遥远。
惆怅地远望却无法在梦中相见,
书信里空说路途上波浪险恶。
纵然现在还有乌黑的头发,
但也渐渐被白发点缀,容易衰老。
欢聚的日子为何如此遥远,
忽然惊觉自己已渐渐老去。
看着自己的影子默默无言,
清泪流淌,满手都是。
泪水染湿了游子的衣袖,
等回去的那天一定要问清楚。
### 创作背景
方千里生活在北宋末年至南宋初期,他擅长和周邦彦词。这首词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从词的内容来看,应是词人在与佳人分别后,因思念之情而作。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离别可能意味着长久的分离,这种背景也加深了词人的离情别绪。
### 艺术赏析
- **表现手法**:
- **虚实结合**:上阕中“芳年艳齿,枉消虚过,会合丝轻,因缘蝉薄”是对过去相聚时光的回忆,为虚写;“宛转回肠离绪,懒倚危栏,愁登高阁”则是眼前词人的愁苦状态,为实写。下阕“怅望不将梦到,素书谩说波浪恶”中,“怅望”是实,“梦到”是虚,虚实结合,丰富了词的内容,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借景抒情**:“雾隔烟遮”表面是写现实中的烟雾阻隔,实则借景抒发了词人无法与佳人相见的惆怅与无奈。
- **语言特色**:语言细腻婉约,如“宛转回肠”“丝丝盈握”等词语,生动地描绘出词人内心的情感。同时,用词精准,“芳年艳齿”“吴霜妆点”等词汇准确地表现出佳人的青春美貌和词人的衰老。
- **意境营造**:通过对离情别绪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哀怨、惆怅、孤寂的意境。从高楼远望到佳人所在之处的想象,从回忆欢会到感叹年华老去,再到泪水湿袖的场景,层层递进,将词人的思念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融入到整个意境之中,使读者能深刻感受到词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