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 窥梨卑枝垂
唐宋诗
司马光
端居倦烦暑,园圃久不窥。
雨余秋气新,红叶生紫棃。
形骸得萧散,不知环堵卑。
何能效流俗,把酒须菊枝。
登高已可醉,四野青云垂。
### 简要说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雨后秋意中的园圃所见之景,表达了诗人摆脱烦暑后身心的萧散自在,体现了他不随流俗、自得其乐的心境,展现出一种在自然之景中享受宁静与闲适的情感。
### 逐句注释
- “端居倦烦暑,园圃久不窥”:
- **字词**:“端居”,闲居;“窥”,看。
- **句意**:闲居在家厌烦了炎热的暑气,很久都没去园圃看看了。
- “雨余秋气新,红叶生紫梨”:
- **字词**:“雨余”,雨后;“紫梨”,一种梨的品种。
- **句意**:雨后秋天的气息清新宜人,紫色的梨树上生出了红色的叶子。
- “形骸得萧散,不知环堵卑”:
- **字词**:“形骸”,人的身体;“萧散”,闲散自在;“环堵”,四周土墙,代指简陋的居室。
- **句意**:身体变得闲散自在,都感觉不到自己居室的简陋了。
- “何能效流俗,把酒须菊枝”:
- **字词**:“流俗”,指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把酒”,手持酒杯;“菊枝”,菊花,古人有在重阳节赏菊饮酒的习俗。
- **句意**:怎么能效仿那些世俗之人,一定要手持菊花喝酒呢。
- “登高已可醉,四野青云垂”:
- **字词**:“登高”,古人有重阳节登高的习俗;“青云”,青色的云。
- **句意**:登高望远就已经能让人陶醉了,四周原野上青色的云低垂着。
### 现代译文
闲居在家厌烦了暑热的烦闷,
很久都没去园圃里瞧一瞧。
雨后的秋天气息清新宜人,
紫梨树上生出了红色叶片。
身体变得闲散又自由自在,
都感觉不到居室多么简陋。
为何要去效仿那世俗之人,
饮酒还非得手持菊花相伴。
登高望远已让人沉醉其中,
四周原野上青云低垂弥漫。
### 创作背景
司马光生活在北宋时期,当时政治局势较为复杂,社会处于变革之中。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精确确定,但大致是在秋季雨后。诗人可能因长久处于烦暑中而心情烦闷,雨后秋意带来的清新之感让他来到园圃,从而有感而发,通过诗歌表达自己不与流俗同流合污、追求内心自在的心境。
### 艺术赏析
- **表现手法**:
- **借景抒情**:诗中通过描写雨后园圃的秋景,如“雨余秋气新,红叶生紫梨”“四野青云垂”,将自己摆脱烦暑后的愉悦和闲适之情融入其中,借景来抒发内心的感受。
- **对比**:“何能效流俗,把酒须菊枝”将自己不随流俗的态度与世俗之人饮酒赏菊的行为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追求。
- **语言特色**:语言质朴自然,通俗易懂,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修饰,但却生动地描绘出了秋景和诗人的心境。如“端居倦烦暑”“形骸得萧散”等语句,直白地表达出诗人的状态和感受。
- **意境营造**:整首诗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且超脱的意境。诗人在园圃中感受秋意,登高望远沉醉于自然之景,展现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自得其乐的境界,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