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馆中同僚会邦衡侍郎于南山真珠园后两日翰苑作开讲会予不赴邦衡有诗见怀次韵
唐宋诗
周必大
讲席人期相郑覃,石渠我忝继齐堪。 碧琳殿邃同宣召,白玉堂深接笑谈。 寓直敢陪东道主,登高尚想北山南。 洞岩胜集空回首,何日芒鞋许再探。
### 简要说明 这首诗是周必大次韵回应邦衡侍郎的怀人之作。诗中回顾了与同僚们在南山真珠园的聚会以及在馆中与邦衡侍郎的交往,表达了对过往美好聚会的怀念,同时流露出期望能再次一同探寻美景的愿望。 ### 逐句注释 - “讲席人期相郑覃”: - **字词**:“郑覃”,唐朝宰相,以精通经义著称,曾主持刊刻《开成石经》。这里用郑覃来比喻邦衡侍郎,人们期望邦衡能像郑覃一样成为贤相。 - **句意**:人们期待邦衡侍郎能像郑覃一样成为贤相。 - “石渠我忝继齐堪”: - **字词**:“石渠”,即石渠阁,汉代宫中藏书之处,后用来代指宫廷藏书机构或文学侍从之臣;“忝”,谦辞,表示有愧于;“齐堪”,具体人物待考,可能是前代在石渠阁任职的贤才。 - **句意**:我有愧于能在这宫廷藏书机构中继承像齐堪这样前辈的职位。 - “碧琳殿邃同宣召,白玉堂深接笑谈”: - **字词**:“碧琳殿”,可能是宫中的宫殿名;“邃”,深邃;“白玉堂”,指翰林院。 - **句意**:我们一同在深邃的碧琳殿中接受宣召,在幽深的翰林院中和邦衡侍郎亲切谈笑。 - “寓直敢陪东道主,登高尚想北山南”: - **字词**:“寓直”,指官员夜间在官署值班;“东道主”,指邦衡侍郎;“北山南”,指南山真珠园所在的位置。 - **句意**:值班时能陪伴邦衡侍郎,登山时还一直想着南山真珠园那次聚会。 - “洞岩胜集空回首,何日芒鞋许再探”: - **字词**:“洞岩”,指南山真珠园的岩洞等胜景;“芒鞋”,草鞋,这里代指出游。 - **句意**:那次在岩洞的美好聚会只能空自回首,什么时候能允许我再穿着草鞋去探寻那美景呢。 ### 现代译文 人们都期望邦衡侍郎能成为像郑覃那样的贤相, 我有愧于能在石渠阁继承前辈的职位。 我们一同在幽深的碧琳殿接受宣召, 在翰林院中和您亲切地谈笑。 值班时有幸陪伴您这位东道主, 登山时还总想起南山真珠园的聚会。 那次岩洞的美好集会只能空自回首, 什么时候能让我再穿着草鞋去探寻美景呢。 ### 创作背景 周必大生活在南宋时期。这首诗创作于与馆中同僚在南山真珠园与邦衡侍郎聚会之后。聚会结束两日,翰苑举行开讲会,周必大未能参加,邦衡侍郎写诗表达对他的怀念,周必大便写下此诗进行回应。诗中体现了他与邦衡侍郎及同僚们的交往情谊。 ### 艺术赏析 - **表现手法**: - **用典**:诗中多处用典,如“郑覃”“石渠”等,以古代贤才的典故来赞誉邦衡侍郎,同时展现自身任职的荣誉感,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 - **虚实结合**:前两联回忆与邦衡侍郎在宫廷、翰林院的经历,是实写;后两联中“登高尚想北山南”“洞岩胜集空回首”是对过去聚会的回想,为虚写,虚实结合,将现实与回忆交织,更好地表达出对过往聚会的怀念之情。 - **语言特色**:语言典雅庄重,对仗工整,如“碧琳殿邃同宣召,白玉堂深接笑谈”,体现了诗人较高的文学素养和严谨的创作态度。通过精炼的语言传达出深厚的情感。 - **意境营造**:诗中营造出一种既有庄重的宫廷氛围,又有对美好聚会回忆的温馨意境。前半部分描绘宫廷生活,展现出官场的严肃与庄重;后半部分对南山聚会的回忆,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又略带惆怅的氛围,将诗人对友情和过往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融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