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把酒十九人和诗者数人而已今已后期不复追索许以来年九日还用前韵发一笑
唐宋诗
王十朋
劝君须饮文字酒,劝君耕耨心中亩。
饮非文字犹聚蚊,心田不耕棘生口。
登高佳节岂易得,况此相逢皆胜友。
谈倾坐上冰玉清,兴生笔下波涛吼。
我亦逢场聊戯剧,韵语殊非三昧手。
试投瓦砾已成堆,辱报骊珠未盈斗。
和之者寡岂阳春,高才料耻居王后。
嗟我穷愁无以遣,酒债诗篇行处有。
与兹饮会类平原,逃我诗盟几高厚。
如今并许隔年还,直须日月逢重九。
### 简要说明
这首诗是王十朋在九日聚会后所作。诗人劝人要饮“文字酒”、耕“心中亩”,强调精神文化追求的重要性。诗中描绘了与好友登高相聚、谈诗论韵的场景,感慨和诗者少,同时抒发了自己穷愁无处排遣,借酒债诗篇相伴的心境,最后约定来年九日再用前韵赋诗。
### 逐句注释
- “劝君须饮文字酒,劝君耕耨心中亩”:
- **字词**:“文字酒”,指通过文字交流、创作诗词带来的精神享受;“耕耨”,耕种、锄草,这里比喻对内心精神世界的培育。
- **句意**:劝你要品尝文字带来的精神美酒,劝你耕种好心中的精神田地。
- “饮非文字犹聚蚊,心田不耕棘生口”:
- **字词**:“聚蚊”,比喻没有意义的聚集,这里指只进行物质层面的饮酒而无精神交流;“棘”,荆棘。
- **句意**:如果饮酒不是为了文字交流,就如同聚集一堆蚊子一样没有意义;如果不耕耘心田,心中就会长出荆棘。
- “登高佳节岂易得,况此相逢皆胜友”:
- **字词**:“登高佳节”,指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胜友”,良友、好友。
- **句意**:重阳节这样的登高佳节很难得,况且这次相逢的都是优秀的朋友。
- “谈倾坐上冰玉清,兴生笔下波涛吼”:
- **字词**:“冰玉清”,形容交谈内容纯洁高尚;“波涛吼”,形容创作灵感如波涛汹涌。
- **句意**:大家在座位上交谈,内容纯洁高尚,创作的兴致如笔下涌起的波涛。
- “我亦逢场聊戏剧,韵语殊非三昧手”:
- **字词**:“逢场聊戏剧”,指遇到机会姑且参与一下;“三昧手”,精通某种技艺的人。
- **句意**:我也是逢场作戏参与其中,写诗词远不是精通此道的人。
- “试投瓦砾已成堆,辱报骊珠未盈斗”:
- **字词**:“瓦砾”,比喻自己写的不好的诗;“骊珠”,比喻他人优秀的和诗;“盈斗”,满一斗。
- **句意**:我试着抛出自己如瓦砾般的诗已经堆积不少,惭愧的是收到的如骊珠般的和诗还不满一斗。
- “和之者寡岂阳春,高才料耻居王后”:
- **字词**:“阳春”,即《阳春白雪》,比喻高雅的作品;“居王后”,用了“耻居王后”的典故,指不愿意落在别人后面。
- **句意**:和诗的人少难道是因为我的诗如《阳春白雪》般高雅吗?那些高才之人大概是耻于落在我后面才不和诗。
- “嗟我穷愁无以遣,酒债诗篇行处有”:
- **字词**:“穷愁”,穷困愁苦;“遣”,排遣。
- **句意**:唉,我穷困愁苦没有办法排遣,酒债和诗篇走到哪里都伴随着我。
- “与兹饮会类平原,逃我诗盟几高厚”:
- **字词**:“平原”,指平原君,战国时期赵国贵族,以好客著称;“诗盟”,诗的盟约。
- **句意**:这次饮酒聚会类似平原君那样的盛会,那些逃避我诗盟的人不知有多厚的脸皮。
- “如今并许隔年还,直须日月逢重九”:
- **字词**:“隔年还”,指约定来年再和诗;“重九”,即重阳节。
- **句意**:如今都允许大家隔年再来和诗,一直等到明年重阳节。
### 现代译文
劝你一定要品尝文字的精神美酒,
劝你用心耕种心中的精神田地。
若饮酒不关乎文字交流,就像聚蚊无意义,
心田不耕耘,心中便会长满荆棘。
重阳节这样的登高佳节多么难得,
何况此次相逢的都是优秀好友。
大家交谈内容纯洁高尚如冰清玉洁,
创作兴致在笔下如波涛般汹涌。
我不过是逢场作戏参与其中,
写诗词我远不是精通此道之人。
我抛出如瓦砾般的诗已堆积不少,
惭愧收到的如骊珠般和诗还不满一斗。
和诗的人少难道是我诗如《阳春白雪》?
高才之人大概耻于落在我后面才不和。
唉,我穷困愁苦无处排遣,
酒债和诗篇走到哪里都跟随着我。
这次饮酒聚会如同平原君的盛会,
那些逃避诗盟的人脸皮真够厚。
如今都允许隔年再来和诗,
一直等到明年的重阳节。
### 创作背景
王十朋生活在南宋时期,他为人刚正不阿,以名节著称。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的一次聚会之后,当时众人登高相聚,以诗会友,但和诗者较少。具体创作年份难以精准确定,不过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聚会中既有与好友相聚的欢乐,也有对和诗者少的感慨,以及自身穷愁心境的抒发。
### 艺术赏析
- **表现手法**:
- **比喻**:诗中多处运用比喻,如“饮非文字犹聚蚊”将不进行文字交流的饮酒比作聚蚊,形象地表达出对只注重物质享受而忽视精神交流的批判;“试投瓦砾已成堆,辱报骊珠未盈斗”将自己的诗比作瓦砾,他人的和诗比作骊珠,突出自己对他人和诗的赞赏以及自谦之情。
- **用典**:“高才料耻居王后”运用了“耻居王后”的典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委婉地表达了高才者不和诗的可能原因。
- **语言特色**:语言直白晓畅,通俗易懂,诗人以朴实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他的心境。同时,诗句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
- **意境营造**:通过对聚会场景、和诗情况以及自身心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既有热闹聚会氛围,又带有感慨和愁绪的复杂意境。前半部分描绘聚会中与好友谈诗论韵的场景,充满欢乐和活力;后半部分则抒发和诗者少的遗憾以及自己穷愁的心境,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