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严司空重阳日同崔常侍崔郎中及诸公登龙山落帽台佳宴
御定全唐詩
元稹
谢公愁思眇天涯,蜡屐登高为菊花。贵重近臣光绮席,
咏碎龙山归去号,马奔流电妓奔车。
### 简要说明
这首诗是元稹奉和严司空等人重阳日登龙山落帽台佳宴之作。诗中化用谢公典故,描绘了宴会上近臣相聚的尊贵场景,以及宴会结束后车马如飞的热闹情景,整体展现出一种热闹且富有文化氛围的宴会活动。
### 逐句注释
- “谢公愁思眇天涯,蜡屐登高为菊花”:
- **字词**:“谢公”,指东晋谢安;“眇”,通“渺”,遥远;“蜡屐”,一种涂蜡的木底鞋,古人登高常穿。
- **典故**:谢安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和政治才能,此处借谢安登高的典故增添文化氛围。古人有重阳登高赏菊的习俗。
- **句意**:就像当年谢安心怀愁绪,思绪飘向遥远的天涯,穿着蜡屐登高是为了欣赏菊花。
- “贵重近臣光绮席”:
- **字词**:“贵重”,指地位尊贵重要;“近臣”,皇帝身边的臣子;“绮席”,华丽的宴席。
- **句意**:地位尊贵重要的近臣们使这华丽的宴席增光添彩。
- “咏碎龙山归去号”:
- **字词**:“咏碎”,极力吟诗;“龙山”,这里指此次众人登高的落帽台所在的龙山;“归号”,可能指众人归去时的呼喊声等。
- **典故**:“龙山落帽”是著名典故,东晋孟嘉九月九日登龙山,风吹帽落而不觉,后传为佳话,体现文人雅士的潇洒风度。
- **句意**:众人在龙山上尽情吟诗,声音仿佛要冲破天际,直至归去。
- “马奔流电妓奔车”:
- **字词**:“奔”,奔驰;“流电”,形容马奔跑速度极快,如闪电一般;“妓”,指宴会上的歌女等。
- **句意**:马像闪电一样奔驰,歌女们也快速地登上车离去。
### 现代译文
就如谢安愁思飘向遥远天涯,
穿着蜡屐登高只为把菊花赏。
尊贵近臣们让这宴席增光彩,
在龙山上众人吟诗声震四方,
归来时马如闪电歌女奔上车。
### 创作背景
元稹生活在唐朝,当时文人之间常有唱和活动。这首诗是元稹奉和严司空等人在重阳日登龙山落帽台举办佳宴而作。重阳登高是传统习俗,文人雅士相聚登高赏菊、吟诗宴饮,留下诸多诗作以记录当时的活动和情感。具体创作时间虽难以精确,但可确定是在元稹有机会参与这样的文人聚会时所写。
### 艺术赏析
- **表现手法**:
- **用典丰富**:诗中运用了谢安登高和龙山落帽两个典故,使诗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氛围,也借古人之事表达当下文人相聚的风雅。
- **夸张描写**:“咏碎龙山归去号”运用夸张手法,突出众人吟诗的热情和声音之大,生动地展现出宴会的热闹场景。
- **语言特色**:语言较为直白流畅,虽运用典故但表述清晰易懂,能让读者轻松理解诗中描绘的情景。如“马奔流电妓奔车”,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出宴会结束后车马奔驰的动感画面。
- **意境营造**:整首诗营造出一种热闹、欢快且富有文化气息的意境。从开头的化用典故引出登高赏菊的雅致,到中间近臣相聚宴席的尊贵,再到结尾车马奔驰的热闹,展现出一场盛大而令人难忘的文人宴会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