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洞宾桃柳升仙梦・北中吕/粉蝶儿
元曲
贾仲明
昨日个秋雨淋漓,舞丹枫萧萧叶坠,听砧声别院凄凄。 荡金风,冷玉器,池荷减翠。 节令相催,今日个赏重阳登高乐意。
### 简要说明 此曲描绘了秋景从秋雨萧索到重阳登高的变化,先渲染了秋雨时节的凄清氛围,后笔锋一转,表达了重阳登高的愉悦心情,体现出节令变化对人情绪的影响。 ### 逐句注释 - “昨日个秋雨淋漓,舞丹枫萧萧叶坠,听砧声别院凄凄”: - **字词**:“昨日个”,昨天;“淋漓”,形容雨下得很大;“丹枫”,经霜泛红的枫叶;“萧萧”,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砧声”,捣衣声,古代妇女多在秋季捣洗布帛为家人做冬衣。 - **句意**:昨天秋雨下个不停,经霜的枫叶在秋风中飞舞,萧萧地飘落,从别的院子里传来凄凄的捣衣声。 - “荡金风,冷玉器,池荷减翠”: - **字词**:“金风”,秋风;“玉器”,指秋日里的各种器物,这里形容秋风使器物都带有寒意;“减翠”,指荷叶枯萎,失去了翠绿的颜色。 - **句意**:秋风浩荡,让器物都变得寒冷,池塘里的荷叶也渐渐枯萎。 - “节令相催,今日个赏重阳登高乐意”: - **字词**:“节令相催”,指时节不断更替;“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有登高的习俗。 - **句意**:时节不断地更替催促,今天恰逢重阳佳节,登高赏景让人心情愉悦。 ### 现代译文 昨天秋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经霜的枫叶在风中萧萧飘落, 从别处院子传来凄凄的捣衣声。 秋风浩荡,吹得器物都带着寒意, 池塘里的荷叶也渐渐失去了翠绿。 时节不断更替,催促着岁月前行, 今天正值重阳佳节,登高赏景心情欢畅。 ### 创作背景 贾仲明生活在元末明初,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朝代更迭。此曲虽未明确创作时间,但从内容来看,描绘的是传统的秋日节令景象。重阳是中国传统节日,有登高祈福等习俗,作者可能在这个节日触景生情,通过对比昨日秋雨的凄清和今日重阳登高的愉悦,来展现节令变化带来的不同感受,也可能借此表达对时光流转、生活变化的感慨。 ### 艺术赏析 - **表现手法**: - **对比**:将昨日秋雨的凄清景象与今日重阳登高的愉悦心情进行对比,突出了节令变化对人情绪的影响,使情感表达更加鲜明。 - **视听结合**:“舞丹枫萧萧叶坠”是视觉描写,“听砧声别院凄凄”是听觉描写,视听结合,营造出秋雨时节的凄清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语言特色**:语言通俗自然,如“昨日个”“今日个”等口语化表达,使曲子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对秋景的描写用词精准,如“舞”“萧萧”“凄凄”等,生动地描绘出秋景的特点。 - **意境营造**:先通过描写秋雨、枫叶、砧声等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清、悲凉的意境,后以重阳登高的乐意打破这种氛围,形成一种情绪上的转折,使整首曲子的意境更加丰富多样,既展现了秋日的萧瑟,又体现了节日的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