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翟道中
唐宋诗
张耒
客行趋阳翟,驱马登高岗。 群山拱西都,回首瞰许昌。 原田秀且润,烟水远分行。 荒冢卧石兽,古祠摧画墙。 我行日已远,风物非故乡。 随俗强饮食,所求肢体强。 儿生事弧矢,有志行四方。 秣马访前古,吾将问兴亡。
### 简要说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前往阳翟途中的所见所感。先写途中登上高岗眺望到的山川、田园等自然景象,又描绘荒冢、古祠等历史遗迹的破败之景,接着抒发自己客居他乡的感慨,最后表达了男儿志在四方、探求历史兴亡的志向。 ### 逐句注释 - “客行趋阳翟,驱马登高岗”: - **字词**:“客行”,旅人出行;“趋”,奔赴;“阳翟”,地名;“驱马”,策马。 - **句意**:旅人前往阳翟,策马登上高高的山岗。 - “群山拱西都,回首瞰许昌”: - **字词**:“拱”,环绕;“西都”,指洛阳;“回首”,回头;“瞰”,俯视。 - **句意**:群山环绕着西都洛阳,回头可以俯视许昌城。 - “原田秀且润,烟水远分行”: - **字词**:“原田”,平原上的田地;“秀”,秀丽;“润”,滋润;“烟水”,烟雾笼罩的水面;“分行”,分开排列。 - **句意**:平原上的田地秀丽而滋润,烟雾笼罩的水面在远处分开排列。 - “荒冢卧石兽,古祠摧画墙”: - **字词**:“荒冢”,荒废的坟墓;“石兽”,古代陵墓前的石兽;“古祠”,古老的祠堂;“摧”,毁坏。 - **句意**:荒废的坟墓前石兽横卧,古老的祠堂里彩绘的墙壁已经毁坏。 - “我行日已远,风物非故乡”: - **字词**:“行”,行程;“风物”,风光景物。 - **句意**:我离家出行的日子越来越久,这里的风光景物已不是故乡的模样。 - “随俗强饮食,所求肢体强”: - **字词**:“随俗”,跟随当地习俗;“强”,勉强;“肢体强”,身体强健。 - **句意**:跟随当地习俗勉强饮食,只希望能让身体强健。 - “儿生事弧矢,有志行四方”: - **字词**:“事弧矢”,从事射箭之事,古代男子出生,家中要悬挂弧矢,象征男儿有志;“行四方”,到各地游历。 - **句意**:男儿出生就该有志向,要到四方去游历。 - “秣马访前古,吾将问兴亡”: - **字词**:“秣马”,喂饱马匹;“访前古”,探访古代的遗迹;“问兴亡”,探究历史的兴亡。 - **句意**:喂饱马匹去探访古代遗迹,我要去探究历史的兴亡。 ### 现代译文 旅人奔赴阳翟,策马登上高岗。 群山环绕西都洛阳,回头俯视许昌。 平原田地秀丽滋润,烟水在远处分开流淌。 荒冢前石兽横卧,古祠里画墙已毁。 我离家行程渐远,风光已非故乡模样。 随俗勉强饮食,只为身体强壮。 男儿生来应有志,要到四方闯荡。 喂饱马匹探访古迹,我要探究历史兴亡。 ### 创作背景 张耒是北宋时期的诗人。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官。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切知晓,但从诗中内容来看,是他在出行途中所作。当时他可能正处于旅途奔波之中,在前往阳翟的路上,看到自然景色与历史遗迹,从而引发了内心的感慨和思考。 ### 艺术赏析 - **表现手法**: - **远近结合**:诗中“群山拱西都,回首瞰许昌”是远景描写,展现出宏大的地理环境;“荒冢卧石兽,古祠摧画墙”则是近景刻画,描绘出具体的历史遗迹。远近结合,使画面更加丰富立体。 - **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描绘原田、烟水、荒冢、古祠等景色,抒发了自己客居他乡的感慨和对历史兴亡的思考。如荒冢、古祠的破败之景,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变迁。 - **语言特色**:语言平实自然,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但却生动地描绘出途中的所见所感。如“原田秀且润,烟水远分行”,简洁地勾勒出田园风光的特点。 - **意境营造**:诗中营造出一种既开阔又略带沧桑的意境。群山、平原、烟水等自然景观展现出开阔的空间感,而荒冢、古祠等历史遗迹则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沧桑感,使读者能深刻感受到诗人在旅途中的复杂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