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尉迟赞善秋暮僻居
唐宋诗
徐铉
登高节物最堪怜,小岭疏林对槛前。 轻吹断时云缥缈,夕阳明处水澄鲜。 江城秋早催寒事,望苑朝稀足晏眠。 庭有菊花樽有酒,若方陶令愧犹贤。
### 简要说明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暮时僻居之地的景色,展现出清幽宁静的氛围。诗人表达了对眼前节物的怜惜,同时结合自身生活状态,提及江城秋早、望苑朝稀的情形,最后以陶渊明自比,虽觉有愧但也展现出一种闲适的心境。 ### 逐句注释 - “登高节物最堪怜,小岭疏林对槛前”: - **字词**:“节物”,指应时节的景物;“槛”,栏杆。 - **句意**:在登高的时节,眼前的景物最让人怜惜,小岭和稀疏的树林正对着栏杆前。 - “轻吹断时云缥缈,夕阳明处水澄鲜”: - **字词**:“轻吹”,微风;“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澄鲜”,清澈鲜明。 - **句意**:微风吹断的时候,云朵隐隐约约;夕阳明亮之处,水面清澈鲜明。 - “江城秋早催寒事,望苑朝稀足晏眠”: - **字词**:“江城”,临江的城市;“寒事”,指秋冬的衣物等事;“望苑”,本指汉代戾太子的博望苑,这里可能代指朝廷;“晏眠”,晚起、睡懒觉。 - **句意**:临江的城市秋天来得早,催促着准备秋冬之事;朝廷中早朝的人稀少,足以让人睡个懒觉。 - “庭有菊花樽有酒,若方陶令愧犹贤”: - **字词**:“樽”,同“樽”,酒杯;“方”,比拟;“陶令”,指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 - **句意**:庭院中有菊花,酒杯中有酒,如果和陶渊明相比,虽觉得有愧但还是稍贤于他。 ### 现代译文 在登高的时节,眼前的景物最让人怜惜, 小岭和稀疏的树林正对着栏杆之前。 微风吹断的时候,云朵隐隐约约, 夕阳明亮之处,水面清澈而鲜艳。 临江的城市秋天来得早,催促着准备寒衣之事, 朝廷早朝人稀少,正好可以睡个懒觉。 庭院中有菊花,酒杯中有美酒, 若和陶渊明相比,虽觉有愧但还算贤能。 ### 创作背景 徐铉生活在五代至北宋初年。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从诗中描绘的秋景以及“望苑朝稀”等内容推测,可能是他在仕途相对清闲的时期,在临江的城市僻居时所作。此时他或许经历了一些人生起伏,在这秋日里,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心境。 ### 艺术赏析 - **表现手法**: - **动静结合**:“轻吹断时云缥缈”中的“轻吹”“云缥缈”是动态描写,“夕阳明处水澄鲜”中静止的夕阳和清澈的水面是静态描写,动静结合,使画面富有生机。 - **借景抒情**:诗的前两联描绘秋日景色,展现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借此抒发诗人内心的闲适之情。后两联结合自身生活状态进一步抒情,表达出对当下生活的一种满足。 - **语言特色**:语言清新自然,用词准确生动,如“缥缈”“澄鲜”等词,形象地描绘出云朵和水面的状态,使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秋日景色的美妙。 - **意境营造**:整首诗营造出一种闲适、宁静的意境。通过对秋景的描绘以及自身生活的叙述,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临江的僻居之地,感受到诗人在秋日里的惬意与悠然。同时,以陶渊明自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文人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