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
张元干
虞美人
菊坡九日登高路。
往事知何处。
陵迁谷变总成空。
回首十年秋思、吹台东。
西窗一夜萧萧雨。
梦绕中原去。
觉来依旧画楼钟。
不道木犀香撼、海山风。
### 简要说明
这首词以重阳节登高为契机,引发对往事的追忆和世事变迁的感慨。上阕感叹陵迁谷变、往事成空,下阕通过一夜风雨之梦,表达对中原的牵挂,最后以木犀香与海山风的现实场景收尾,蕴含着深沉的家国之思和无奈之情。
### 逐句注释
- “菊坡九日登高路。往事知何处”:
- **字词**:“菊坡”,长满菊花的山坡;“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有登高习俗。
- **句意**:在长满菊花的山坡上,沿着重阳节登高的路前行,可过去的事情不知都到哪里去了。
- “陵迁谷变总成空。回首十年秋思、吹台东”:
- **字词**:“陵迁谷变”,出自《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比喻世事变迁巨大;“吹台”,又名繁台、禹王台,在今河南开封东南,这里代指北宋故都。
- **句意**:世事变迁,一切最终都成了空。回首过去十年的秋日情思,都与北宋故都有关。
- “西窗一夜萧萧雨。梦绕中原去”:
- **字词**:“萧萧”,形容雨声。
- **句意**:西窗外一夜风雨潇潇,在梦中我魂绕中原大地。
- “觉来依旧画楼钟。不道木犀香撼、海山风”:
- **字词**:“觉来”,醒来;“画楼钟”,画楼上的钟声;“木犀”,即桂花;“不道”,不料。
- **句意**:醒来后依旧只听到画楼上的钟声。没想到木犀花的香气在海山风的吹拂下摇撼。
### 现代译文
在长满菊花的山坡上,踏上重阳节登高之路。往昔的事情如今不知去向何方。世事变迁,一切都化为了虚空。回首过去十年的秋日情思,都与北宋故都紧密相连。
西窗外一夜风雨潇潇,在梦里我魂绕中原大地。醒来后,耳边依旧是画楼上的钟声。没想到木犀花的香气在海山风的吹拂下,如此浓烈。
### 创作背景
张元干生活在北宋末南宋初,这是一个政治局势动荡不安的时期,北宋灭亡,南宋偏安江南。这首词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从词中流露出的对往事的感慨和对中原的牵挂可以推测,可能是在南宋初期,词人经历了北宋灭亡的惨痛,对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遭遇有着深刻的感受,借重阳节登高的机会抒发内心的家国之思。
### 艺术赏析
- **表现手法**:
- **虚实结合**:上阕“菊坡九日登高路”是实写眼前登高之景,“陵迁谷变总成空”则是虚写世事变迁;下阕“西窗一夜萧萧雨”是实写现实中的风雨,“梦绕中原去”是虚写梦中的情景,虚实相生,拓展了词的意境。
- **对比**:梦中魂绕中原的渴望与醒来依旧面对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了词人内心的痛苦和对中原沦陷的悲愤。
- **语言特色**:语言质朴自然,如“往事知何处”“觉来依旧画楼钟”等语句,直白地表达出词人的情感。同时,“萧萧”“不道”等词语的运用,又增添了词的韵律美和情感色彩。
- **意境营造**:通过描绘菊坡、风雨、画楼、木犀香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深沉的意境,将词人的家国之思融入其中,使读者能深刻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