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云巢年八十聪明不衰小楷写六经家有小楼日登览不倦诸监司尝荐遗逸
唐宋诗
戴复古
八十云巢老,诸公旧典刑。
心情古井水,辈行晓天星。
身健登高阁,眼明书六经。
尝闻荐遗逸,何以报朝廷。
### 简要说明
这首诗是戴复古为曾云巢所作,赞扬了年届八十的曾云巢聪慧不衰的状态和高尚的品德风范。诗中描绘了曾云巢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视力,以及他被诸监司举荐的事,表达了对他的敬重和对其如何回应朝廷举荐的思考。
### 逐句注释
- “八十云巢老,诸公旧典刑”:
- **字词**:“云巢老”,指曾云巢;“典刑”,同“典型”,楷模、典范。
- **句意**:八十岁的曾云巢老人,是诸位前辈的典范。
- “心情古井水,辈行晓天星”:
- **字词**:“古井水”,比喻心境平静,不为外物所动;“辈行”,辈分、行辈;“晓天星”,拂晓时的星星,比喻杰出的人物。
- **句意**:他的心境如同古井之水般平静,在同代人中像拂晓时的星星一样杰出。
- “身健登高阁,眼明书六经”:
- **字词**:“书”,书写。
- **句意**:他身体康健能够登上高楼,眼睛明亮可以书写六经。
- “尝闻荐遗逸,何以报朝廷”:
- **字词**:“遗逸”,指隐居而有才能的人;“何以”,用什么。
- **句意**:曾经听说他被举荐为遗逸人才,他将用什么来报答朝廷呢。
### 现代译文
八十岁的云巢老人啊,
是诸位前辈的光辉典范。
他心境如古井之水般平静,
在同代人中像晓星般璀璨。
身体康健能登上高楼远望,
眼睛明亮可书写六经文章。
曾听闻他被举荐为隐逸贤才,
他将用什么报答朝廷的青睐。
### 创作背景
戴复古生活在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文化领域中人们依然注重品德和才学。曾云巢年届八十,身体康健、才学出众且品德高尚,诸监司向朝廷举荐他为遗逸人才。戴复古有感于曾云巢的事迹,写下此诗表达对他的赞美和对其未来回应朝廷之举的思索。
### 艺术赏析
- **表现手法**:
- **比喻**:“心情古井水”将曾云巢的心境比作古井之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心境的平静、淡泊;“辈行晓天星”把他比作拂晓时的星星,突出他在同代人中的杰出地位。
- **叙事与抒情结合**:诗的前六句叙述曾云巢的年龄、品德、身体状况和才能等,后两句则抒发了对他如何报答朝廷举荐的思考,叙事为抒情做铺垫,使情感表达更自然。
- **语言特色**:语言质朴平实,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修饰,但简洁有力地展现了曾云巢的形象和事迹,如“身健登高阁,眼明书六经”,直白地写出了他身体和视力的良好状态。
- **意境营造**:整首诗营造出一种对贤才敬重和赞赏的氛围。通过对曾云巢形象的刻画,展现出一位德才兼备、令人敬仰的老者形象,同时也引发读者对于贤才如何回报国家的思考。